律林手札:諮詢時的真心話—理性溝通,避免訟爭

法律諮詢常見問題之一,就是如何正確表達與理解諮詢界線

在民事、家事案件法律諮詢的過程中,我一直秉持著一個重要的原則:盡可能引導當事人以理性的態度與對造對談,避免一開始就劍拔弩張,提高訟爭性。

重點是「現在最合適」的處理方式

我會先仔細聆聽當事人描述案情,並提供客觀分析與風險評估,然後根據進展建議可行的對話策略。理性溝通、釐清事實、解決問題,始終是我的首要目標。

在案件初期,我傾向於提供多元選項,讓當事人自行決定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向。

律師函 ≠ 書狀草稿諮詢

知道法律概念與實際撰寫專業法律文件,是兩件事。包括存證信函、律師函、訴狀,均需律師介入撰擬,這屬於專業法律服務,需額外收費。

免費諮詢時,我會明確說明重點、提醒風險,但若當事人選擇自行撰寫、未委任律師,這些文字並不構成我背書的法律意見

⚠️ 請勿對外說出「律師說你這樣不對」這類話,除非是我親自撰寫的文件。

誤解,往往帶來更大的對立

有些當事人會錯誤引用諮詢內容,甚至對外表示「律師說XXX」,這可能會讓對方誤以為雙方對立正式展開,導致原本可協商的空間消失。

這不只損害了關係,也可能違背了我們原本設想的和解路線。

理性,是給孩子最好的示範

若案件涉及子女撫養或家庭爭議,更應慎言慎行。孩子們都在看,怎麼對待對方,也是怎麼教會孩子看待關係與衝突。

理性溝通,留一線,說真話,是我在諮詢時最真誠的提醒。


#律林手札 #法律諮詢 #理性溝通 #訴訟風險 #法律文件 #專業責任 #避免誤解 #兒少權益

error: 如有任何法律問題,可來信qingxilawfirm@gmail.com或直接加入官方LINE進行諮詢及討論。